医防融合护成长 卫教协同筑未来——兰州新区2025年春季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综述
2025-04-02 11:07
0阅读0评论

“同学们,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怎么办?记住‘叫叫压抬吹’五字诀……”在兰州新区源泰阳光学校,医护人员正借助模拟人,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操作。这一幕,已成为今年春季新区各学校“开学健康第一课”的标准场景。

为落实“健康从娃娃抓起”行动,新区于2025年3月全面开展健康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。截至3月31日,活动依托“医疗机构—学校—家庭”三位一体模式,通过医防融合、卫教协同的创新实践,覆盖辖区177所中小学、校外辅导机构、科教园区高校及技术类院校,线上线下惠及5.71万人次,发放宣传材料4.14万份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护航。

医防融合 赋能健康成长

西岔中心卫生院聚焦近视防控、肥胖干预、心理健康等青少年高发问题,推出“20—20—20”护眼法则,即看屏幕20分钟以后,要抬头远眺20英尺(6米)外的地方20秒以上,“三减三健”(三减是指减盐、减油、减糖;三健是指健康口腔、健康体重、健康骨骼)膳食指南等实用课程。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急救模拟(海姆立克法、心肺复苏)、龋齿防治(窝沟封闭技术推广)等实操培训。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围绕“塑造阳光心态,争做幸福教师”主题开展心理健康课程。上川镇卫生院将中医保健知识融入健康教育课程。中川镇卫生院创新采用“角色扮演”模式,模拟医院就诊、传染病处置等场景,结合春季流感高发特点,强化紫外线消毒等防控技能,助力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。

医务人员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健康需求,精心设计教学内容,采用“理论讲解+互动体验+实践操作”三维教学模式,让健康知识真正入脑入心。小学幼儿园阶段,以趣味启蒙为主,借助“七步洗手法”等互动游戏,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掌握健康技能。初中阶段,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结合,采用案例研讨、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。针对高中生,突出科学思维培养。课后测评显示,分层教学模式使学生健康知识掌握率普遍提升15%以上,健康行为实践意愿显著增强。

卫教协同 筑牢健康防线

“健康从娃娃抓起”,在兰州新区,这绝非一句空洞口号,而是卫教协同的生动实践。

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针对大学生群体,开展HPV疫苗科普、心理健康维护与压力调适等专题宣讲,邀请省市级专家联合授课,累计覆盖高职院校师生近万人,填补青春期健康教育空白。新区疾控中心专家深入技工学校,以结核病、诺如病毒为重点,解析“疫苗+卫生”双防策略。栖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瑞岭雅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“护牙工具包”“家签健康笔记”“健康从娃娃抓起健康教育指导手册”,推动健康知识从校园向家庭延伸。

为确保健康教育取得实效,本次活动创新建立“教—学—评”闭环机制,采用多维度效果评估体系。活动现场开展医务人员授课效果测评,设置“授课内容”“授课方式”“授课效果”等10个核心指标,并增设开放式建议栏。据悉,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委员会已着手建立“需求—反馈—改进”动态调适机制,将评估结果转化为提升授课质量的“行动清单”,持续提升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,为新区校园筑牢“医路守护”的坚实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