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春交替,谨防心脑血管病找上门!
2025-02-11 16:14
0阅读0评论



冬春交替,多种心脑血管病迎来了第一个高发期,发病率、致残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。我们在冬春换季时注意些什么才能让我们平安度过呢?以下为大家总结好的冬春必看九条,记得转发收藏哦。

(快速了解本文内容,可至底部查看。)



第一件事

颈部保暖

防止斑块脱落


冬春季节要注意保暖,颈部的保暖最为重要!颈动脉狭窄、斑块是检出率越来越高,同时也是越来越受重视的心脑血管发病基础之一。


颈部受凉,颈动脉会急剧收缩,刺激到颈动脉板块,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一旦脱落,会给心脑血管造成重大打击,甚至引发脑梗、心梗,并有可能威胁生命。


所以,冬春季节,一定要注意颈部的保暖,穿高领衣服、戴围巾围脖、系好衣服扣子。也要避免颈部的突然扭转动作。有条件,可以明确是否有颈动脉板块的情况,如果有,可以按照医嘱用药。







第二件事

睡前别喝酒暖身


冬春天气太冷,很多人会选择在睡前喝一口,暖暖身,还能帮助睡觉。但是这样做很危险。


酒精可以直接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,使得心率加快,血压升高。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人,在这种情况下十分危险。如果在睡梦中发病,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。


想要暖身子,可以睡前泡泡脚,喝杯热牛奶。用电热毯暖暖床,睡觉的时候关上电热毯,如果担心会冷,就在被窝里放个热水袋。







第三件事

保暖、保暖、保暖


重要的事要说三遍,所以,保暖非常重要!因为:


✦寒冷会使血管痉挛,增加血管内斑块脱落的风险;


✦血管收缩、痉挛的同时,血压也会随之迅速上升,血压的迅速上升,是直接诱发卒中、心梗发病的直接原因;


✦同时,在寒冷的环境里,人们不容易感到口渴,喝水比较少,从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变高。血液黏稠度升高可以损伤血管内皮,为斑块和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,影响心脑供血。


所以,出门衣服要穿暖,起床、出门、睡觉这三个时间段内,身体经历的温差是最大的,一定不要受冻。白天可以喝些姜汤,下午适当运动。








第四件事

预防感冒很重要


感冒出现的咳嗽、气喘等症状,会直接影响人的肺功能,而肺功能下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。


有些有心脏病的朋友还会有这样的经历,明明最近挺好的,但是有天没注意着凉了,感冒了,心脏病也犯了。


所以,有心脏病的朋友,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,在注意保暖的同时,也可以选择注射疫苗。







第五件事

房颤要赶紧吃药


另一个容易形成致命栓子的因素就是心脏的房颤。临床观察发现,有相当多的中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有房颤。


房颤容易形成血栓。血栓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,会形成脑梗、肺栓塞等重大疾病,甚至可以诱发猝死。请及时谨遵医嘱,科学用药。






第六件事

饮食有节

适当运动


天气一冷,我们的身体就会提醒我们:多吃一些高热量、高脂肪的食物来保暖,于是我们就很有食欲,想吃很多东西。


同时天气一冷起来,很多人就会放弃出门散步等锻炼的习惯。每天不能晒到太阳,体内维生素D缺乏,这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
这两者相加,就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:血脂高了,血栓形成的风险也高了。


所以冬春季节,饮食上还是要控制的,油腻的食物还是要少吃,觉得冷,可以多喝些清淡的热汤来提供热量。适当的运动,也可以产热,并且能防止血脂升高、血栓形成。害怕早晚太冷,可以选择上午或者下午,有条件在室内活动也很好。







第七件事

洗澡的时候

要小心


在北方,很多人习惯去澡堂洗澡,洗澡过程中还好,室内温暖、水温也适当,危险在于出门的时候。刚洗完澡,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,如果不稍微休息一下马上就出门,室外的冷空气让血管、肌肉骤然收缩,血压也会随之变化,危险也就容易发生。





第八件事

便秘最危险

通畅很重要


用力排便的时候,腹压增大,血压会骤然升高。特别是在便秘发生的时候,如果再屏气用力,全身肌肉和血管都会发生收缩、紧张,导致更多血液充盈颅内血管。这个时候静脉回流一旦稍微受阻。颅内的血管压力就会增加,导致脑出血的发生。


排便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危险因素,就是起身的时候,如果突然起身,特别是蹲姿,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,这也是脑卒中突发的常见因素,所以起身一定要慢!







第九件事

尽早发现发病先兆


当出现以下的症状时,请一定要警惕:

双下肢出现无法消除的浮肿;

出现健忘、记忆力下降;

出现舌头麻、口歪眼斜;

一侧肢体麻木或使用不便;

年轻男性出现脱发;皮肤出现黄色脂肪瘤;

一段时间内经常哈气连天;

出现前胸、后背痛,或者是左臂疼痛、牙痛等;

突然出现头痛、眩晕、肢麻、胸痛、心悸或一过性晕厥等。






本文重点在这里


预防心脑血管病,请做好这九件事!


1、注意颈部保暖,穿高领衣服、戴围巾围脖、系好衣服扣子。也要避免颈部的突然扭转动作。


2、睡前别喝酒暖身,想要暖身子,可以睡前泡泡脚,喝杯热牛奶等。


3、注意保暖,起床、出门、睡觉这三个时间段内,身体经历的温差是最大的,一定不要受冻。


4、预防感冒,因为感冒出现的咳嗽、气喘等症状,会直接影响人的肺功能,而肺功能下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。


5、房颤容易形成血栓,所以小心房颤,谨遵医嘱,科学用药。


6、注意控制饮食,少吃油腻的食物,做适当的运动。


7、洗澡时要注意,室内外如果温差大,请一定做好保暖。


8、便秘可能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,排便不要过分用力,起身不要太猛。


9、警惕以下症状:

双下肢出现无法消除的浮肿;

出现健忘、记忆力下降;

出现舌头麻、口歪眼斜;

一侧肢体麻木或使用不便;

年轻男性出现脱发;

皮肤出现黄色脂肪瘤;

一段时间内经常哈气连天;

出现前胸、后背痛,或者是左臂疼痛、牙痛等;

突然出现头痛、眩晕、肢麻、胸痛、心悸或一过性晕厥等。


GSCDC


健康科普


来源:

人民网科普

校对:

刘蓉茸

审核:

孙建云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