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9月27日5时49分在我省定西市陇西县发生5.6级地震。地震后,由于环境破坏、水源污染、人口聚集等原因,容易发生疾病的传播。

预防工作至关重要,请关注以下内容:
(快速了解本文内容,可至文末查看。)

预防呼吸道疾病


震区人员较密集,人员流动大,接触频繁。咳嗽、打喷嚏、随地吐痰等行为会造成病毒和细菌的传播,从而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。秋季是各类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提醒大家在做好紧急避险的同时,也要做好个人防护。
主要疾病:
感冒、流感、新冠肺炎、麻疹、水痘等。
预防措施:
1. 注意保暖:地震后昼夜温差可能较大,注意添加衣物,防止受凉。
2. 戴口罩:如已经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,请您及时戴好口罩,减少疾病传播。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。
3.注意咳嗽礼仪:做好咳嗽礼仪,不要随地吐痰。

预防虫媒及动物传播疾病


地震破坏生态环境,使老鼠等动物迁移,同时积水增多,为蚊蝇滋生创造了条件。
主要疾病:
蚊媒疾病: 疟疾、登革热、乙型脑炎。
鼠媒疾病: 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(通过接触被鼠尿污染的水或土壤传播)。
预防措施:
1. 防蚊灭蚊:清除积水,使用蚊帐、驱蚊剂,防止蚊虫叮咬。
2. 防鼠灭鼠:妥善存放食物,避免鼠类侵袭。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老鼠或其排泄物。
3. 保护皮肤:在清理废墟或接触污水时,务必穿长筒胶靴、戴手套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疑水体,预防钩端螺旋体病。

预防创伤相关感染


地震造成大量人员受伤,伤口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感染。
主要风险:
破伤风:特别是对于深部刺伤、伤口被泥土或铁锈污染的伤员,风险极高。
气性坏疽:一种严重的伤口感染。
普通细菌感染: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。
预防措施:
1. 及时清创: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。
2. 注射疫苗:确保受伤者,尤其是伤口污染严重者,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疫苗。
3. 就医治疗:一旦出现伤口红肿、发热、疼痛加剧、流脓等感染迹象,立即寻求医疗帮助。
1、预防感冒、流感、新冠肺炎、麻疹、水痘等呼吸道疾病,需要注意保暖,科学佩戴口罩,注意咳嗽礼仪,不要随地吐痰。
2、预防疟疾、登革热、乙型脑炎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等虫媒及动物传播疾病,要注意清除积水、使用蚊帐和防蚊液;注意妥善存放食物,避免鼠类侵袭;在清理废墟或接触污水时,务必穿长筒胶靴、戴手套。
3、预防破伤风、气性坏疽等创伤相关感染,注意及时清创;注射疫苗;及时就医治疗。
撰稿:
甘肃12320卫生热线
审核:
何爱伟
-
2025-09-01 11:52 人气:112
-
2025-09-01 11:31 人气:116
-
2025-08-22 16:17 人气:137
-
2025-08-22 15:36 人气:132
-
2025-07-07 11:16 人气:2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