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苹果型”身材的朋友,体重管理应该怎么做?
2025-03-28 15:00
0阅读0评论




最近不少朋友都开始了体重管理,但是有一些“苹果型”身材的朋友,有点发愁。因为自己除了肚子哪里都不胖,可是这个肚子还真是不好减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“腹部肥胖”的朋友,应该如何去做体重管理。


快速了解本文重点,请至文末阅读。




01

腰围超过这个数你就是“腹部肥胖”了



这种肚子变胖的情况,在营养学上称为腹部肥胖(腹型肥胖)。


腹部肥胖又称腹型肥胖、向心性肥胖、躯干肥胖、中广型肥胖,俗称肚腩赘肉、啤酒肚,泛指囤积在腰间的脂肪组织,在腹部外斜肌附近尤其常见。


人体有两种脂肪。一种是皮下脂肪,我们平时用手能捏起来的“肚子一层层的游泳圈”就属于这类。还有一种是内脏脂肪,它们“隐藏”在内脏里,比如肝脏、胰脏、肠系膜等周围,外观看不出来,也摸不到。


当内脏脂肪过多时,就容易造成“四肢不胖、肚子胖”的现象,像怀了一颗大西瓜,也就是腹型肥胖。一般男性腰围≥90cm、女性腰围≥85cm,就属于腹部肥胖。


腹部肥胖的典型表现就是肚子大,现在很多人也将它叫作“苹果型”肥胖。




02

腹部肥胖的危害有多大?

需要警惕的是,腹部肥胖对健康的危害非常大。


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不同,它存在于腹腔内,包裹着人的脏器,如肝脏、胰腺和肾脏等。这部分脂肪起着支撑和保护内脏的作用。


但是内脏脂肪一样会囤积,人体的内脏脂肪囤积过多,危害远远大于皮下脂肪的过量囤积。过多的内脏脂肪会让腹部赘肉堆积,但这只是表层危害,它还会让代谢迟缓、内脏机能异常,肝功能衰退以及引发心脏病、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。


腹部脂肪的增加——尤其是深藏于腹内和周围器官中的那类内脏脂肪,比如脂肪肝,就是因为腹部脂肪过多地储存在肝脏中了。腹部肥胖会增加很多慢性病的风险,比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脂肪肝和癌症等。




03

腹型肥胖怎么减?

1

多进行有氧运动

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、有节奏、持续时间长。我们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:游泳、快走、健身操、慢跑、跳绳、骑自行车等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体育总局等联合发布了《科学健身核心信息》推荐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,进行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。


2

减少静坐时间

减少每天久坐时间,每1小时站起来活动5-10分钟。减少视屏时间,天气好时多和家人一起进行户外活动。平时在家多做家务等体力劳动。减少静坐,动则有益。


3

平衡膳食,适量控制

建议平均每天摄入食物12种以上,每周25种以上。鼓励摄入优质蛋白,控制糖类、淀粉类食物。当我们过多摄入糖类、淀粉类食物,而能量又消耗不掉时,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,从而促使脂肪堆积在肚子上。所以,控制饮食量对减重来说是必需的。俗话说“饭吃七分饱,腰围瘦一圈”。





本文重点在这里


腰围超过这个数你就是“腹部肥胖”了!

当内脏脂肪过多时,就容易造成“四肢不胖、肚子胖”的现象,像怀了一颗大西瓜,也就是腹型肥胖。一般男性腰围>90cm、女性腰围>85cm,就属于腹部肥胖。


腹部肥胖的危害有多大?

人体的内脏脂肪囤积过多,危害远远大于皮下脂肪的过量囤积。过多的内脏脂肪会让腹部赘肉堆积,但这只是表层危害,它还会让代谢迟缓、内脏机能异常,肝功能衰退以及引发心脏病、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。腹部脂肪的增加——尤其是深藏于腹内和周围器官中的那类内脏脂肪,比如脂肪肝,就是因为腹部脂肪过多地储存在肝脏中了。腹部肥胖会增加很多慢性病的风险,比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脂肪肝和癌症等。


腹型肥胖怎么减?

1.多进行有氧运动
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体育总局等联合发布了《科学健身核心信息》推荐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,进行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。

2.减少静坐时间

减少每天久坐时间,每1小时站起来活动5—10分钟。

3.平衡膳食,适量控制

建议平均每天摄入食物12种以上,每周25种以上。鼓励摄入优质蛋白,控制糖类、淀粉类食物。


GSCDC


健康科普


来源:

中国疾控中心

北京健康教育

校对:

樊琳琳

审核:

王文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