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“时令节气与健康(谷雨)”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(文字实录)
2025-04-22 11:06
0阅读0评论



【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“时令节气与健康(谷雨)”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(文字实录)】。




PART 01


问:谷雨节气以“雨生百谷”为特点,这个时候气温波动较大,如何理解春捂有度这个养生特点?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和脾胃虚弱人群,应该注意什么?


答:“春捂有度”是指气温波动比较大的春天,一方面我们要适度保暖,防止寒邪的入侵,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捂得过度引起“春火”。尤其是两类患者,一是呼吸道疾病患者,防止冷空气和湿冷的刺激引起气管的痉挛,引起咳嗽。因此我们要注意日常保暖,比如说颈部大椎穴、胸部膻中穴。另外,对于敏感人群也要戴口罩防止冷空气的刺激。

同时在饮食上,呼吸道疾病患者我们建议可以服用一些润肺化痰的食材,比如像百合、雪梨这样的食材。同时,也忌食过寒的食物,比如冷饮,会引起我们支气管的痉挛。脾胃虚弱的患者,可能脾胃功能不佳,可能导致一些相应的症状,比如腹胀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,这时候注意腹部、胸部保暖之外,还要注意相应穿高腰的衣物进行保护。同时,对脾胃虚弱的患者来说,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健脾的药物,比如茯苓山药粥,忌冷的食物。



PART 02


问:近年来,春季水痘、风疹、麻疹的发病率是否有变化?今年这些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如何?哪些人群是高危群体?还有学校和家庭应该重点落实哪些预防措施?


答:近年来,我们国家的麻疹和风疹是一直处于低水平流行,今年春季,麻疹的病例数在个别地区有所增加,但总体上麻疹流行水平保持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的低水平流行。但还是提醒公众要做好防护措施。水痘目前不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,通过各省自主报告的病例数看,近年来水痘流行有下降的趋势,今年春季水痘报告病例数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这三种疾病都是通过呼吸道传播,人群是普遍易感的,主要发病人群是婴幼儿、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,但是如果既往没有感染过也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成人,也会感染或者发病。这三种疾病都是有有效的预防和防控措施的传染病,所以建议适龄儿童接种全程的麻腮风疫苗和水痘疫苗。


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,在幼儿园和学校需要落实预防措施,加强晨午检制度,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是否有变化,如果出现发热或者出疹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,如果确定诊断是上述这些传染性疾病,要及时居家治疗,避免和周围的易感人群密切接触。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宿舍和教室场所的通风和消毒,并开展宣传教育工作。



PART 03


问:经过近些年的科普,运动有益健康这个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,但是同时“运动损伤”也会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,应该如何科学运动,避免运动损伤?


答:首先,运动前要做好适当的准备活动,注意运动场地和环境因素。尤其是到陌生环境参加运动要先熟悉环境,在光线比较有利的时候进行运动,同时注意要有合适的装备,如果从事比较有技术性的运动,要佩戴合适的护具。


其次,运动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原则,不要贪多,一次运动时间过长,更不要在运动当中突然增加难度,比如有些人中级道滑的还不是很好,就突然滑高级道,这种情况特别容易造成运动损伤。


最后,运动后要做好牵拉运动,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肌肉和关节,同时也要注意休息。运动是为了健康,要循序渐进,安全适度,从而真正促进健康。



PART 04


问:很多人认为运动量越大、运动强度越高,可能运动效果越好,这种观点是不是正确的?出现哪些情况就说明运动过量了呢?运动是否也需要“对症下药”?


答:现在有很多人运动量越来越大,有人坚持每天走2万步,也有1天跑一百多公里的情况。研究显示运动过量不仅没有益处反而是有害的,运动能力不代表健康。如果出现心慌、心悸、大汗淋漓、肌肉疲劳等情况,就说明运动量已经比较大,对身体可能造成损伤,就要停止或者减少运动量。运动当中一定要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来适当调整运动强度,适度运动才是科学的。普通健康人每周3到5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,比如慢跑、骑车等,或者1-2小时的高强度运动和2次力量训练就足够了。


此外,要根据人群不同,进行“对症下药”,比如脂肪肝人群,建议首选是有氧+核心训练,比如做划船机和平板支撑。糖尿病人群建议饮食后1小时血糖比较高的时候进行运动,推荐中等强度运动,40分钟到1小时为宜。对于老年人群,运动前要进行很好的评估,比如骨质疏松、心脏情况等,防止运动中出现跌倒骨折或者心血管意外等。


总而言之,运动贵在适度,不要盲目追求越多越好,留出时间休息和恢复,才能让锻炼真正可持续。



PART 05


问:老一辈常说“出过疹子不用怕”,小时候我们得过风疹、麻疹或者水痘的话,就不会再复发了,这个说法是否靠谱?我们还需要接种疫苗吗?


答:老一辈的这些经验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,像麻疹、风疹、水痘这类疾病,感染之后还是可以获得非常持久的免疫力,基本上不会再次感染发病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因为很多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都可能以发热和出疹症状为主,所以小时候如果得过一些发热出疹性疾病,未被临床医生或者医院诊断的,可能难以确定到底是不是水痘、风疹、麻疹等疾病。目前我们使用的麻腮风疫苗,是联合疫苗,即便确定得过麻疹或者风疹,通过接种疫苗还可以预防另外几种传染病。所以,接种疫苗还是非常必要的。

全程接种麻疹和风疹成分的疫苗,或者水痘疫苗后,一般都会产生长期的预防疾病的效果,即便是极个别人因为免疫失败再感染,一般症状也比较轻,接种疫苗的获益还是远远高于因为罹患上述疾病对健康造成的危害。



PART 06


问:不少人有过在运动中受伤的经历,比如崴脚、扭腰、戳伤、擦伤等,发生常见运动损伤时,应该如何应急处理?


答: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或受伤在所难免,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恐慌。

首先要自我评估一下。如果受伤瞬间听到响声,感受到关节错动,或受伤后肢体有变形以及剧烈疼痛、迅速肿胀,一般来说可能存在关节脱位、韧带断裂或骨折,这种情况下要禁止活动,及时就医。

如果损伤较轻,也建议停止运动,出现肿胀可以加压包扎,如果有绷带可以用绷带,如果没有可以用衣物把肿的地方给缠绕裹一下;休息的时候,把肢体要抬高,高于心脏的位置,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。如果怀疑有骨折,可以用夹板来保护一下。

不同的损伤部位处理原则可能稍有差别,如果关节扭伤,就按上述原则处理;如果腰部损伤,要注意保护,用护具尤其腰围来保护,促进恢复;如果有擦伤、出血等,一定要清理干净,要消毒处理,防止感染。

总之,受伤以后,尽量要到医院就诊,让医生来进行判断。




GSCDC


健康科普


来源:

健康中国

校对:

刘蓉茸

审核:

王文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