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疾控四月健康提示
2025-04-01 10:09
0阅读0评论
甘肃疾控四月健康提示.jpg



444.gif




本月初正值“清明小长假”期间,人员流动频繁,为了降低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风险,请大家继续做好健康监测和科学防护。四月,春暖花开,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,要注意防范因为飘絮引起的过敏疾病。除此之外春季是我省沙尘天气的多发季节,为了您的健康请及时关注天气信息,预防因沙尘天气引起的各类疾病。


快速了解本文重点,请至文末阅读。





流行性脑脊髓膜炎

冬春季节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(简称“流脑”)的高发时期,天气寒冷干燥、室内通风不良、人员密集等因素都可增加流脑的传播风险。

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,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。

人群对脑膜炎奈瑟菌普遍易感,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、青少年及免疫力低下者是流脑主要的发病人群。

流脑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:发热、头痛、呕吐和(或)有脑膜刺激征,婴幼儿前囟隆起是脑压增高的典型表现;重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(或)感染中毒性休克;皮肤、黏膜出现瘀点(斑),瘀斑可迅速扩大融合成片。



预防措施




1.接种疫苗

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。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:A群流脑多糖疫苗为6月龄和9月龄各接种1剂;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为3岁和6岁各接种1剂。适龄儿童如未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,请及时到当地接种门诊完成补种,各位家长要及时核查孩子的接种记录!

随着流脑菌群的变迁,目前由B群、Y群和W群引起的流脑病例逐年增加。作为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充,家长朋友们还可以选择非免疫规划疫苗如A群C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、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、ACYW135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等来预防流脑,具体接种程序可咨询辖区接种单位。


2.日常措施

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长时间处于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。

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早睡早起,避免长时间熬夜,增强免疫力。

⁕流脑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至少10天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药。    




其他呼吸道疾病

春季是传染病多发、高发季节。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、麻疹、手足口病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等。这些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密切接触传播,请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,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



预防措施




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外出时,需做好个人卫生防护,科学佩戴口罩,注意勤洗手或用消毒纸巾擦手。咳嗽、打喷嚏时遮掩口鼻,不随地吐痰。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。

⁕避免接触活禽和病死禽。由于接触活禽和病死禽均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,所以尽量不要接触活禽、病死禽,而是选择在正规场所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冷鲜或冰鲜禽。

⁕积极接种疫苗。建议公众,尤其是老年人、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,积极接种相关疫苗,以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风险。




沙尘天气做好防护

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,使空气混浊、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。沙尘天气下,沙尘等污染物可通过眼、鼻、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,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,还会诱发心血管、呼吸系统、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,影响人体健康。沙尘天气时,由于空气干燥,人体易出现唇裂、鼻子和咽喉干痒等情况。



预防措施




⁕关注预警信息: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沙尘天气预警信息,提前做好防护准备。

⁕减少外出:沙尘天气期间尽量避免外出,尤其是老人、儿童、孕妇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。

⁕佩戴防护用品:如需外出,应佩戴口罩、纱巾、护目镜或风镜等防尘用品,避免沙尘进入呼吸道和眼睛。

⁕注意交通安全:驾驶人员应减速慢行,开启大灯和雾灯,避免在沙尘暴中高速行驶。

⁕保护皮肤和眼睛:沙尘天气中避免佩戴隐形眼镜,外出后及时清洁面部、鼻腔和眼睛。

⁕饮食与饮水:多喝水,保持呼吸道湿润。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,如水果、蔬菜和坚果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

⁕保持室内清洁:回到室内后,及时更换衣物,清洗暴露部位,使用湿抹布清理灰尘。

⁕关闭门窗:在沙尘暴来临前,及时关闭门窗,防止沙尘进入室内。

⁕使用空气净化器: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,过滤空气中的沙尘颗粒。

⁕增加室内湿度:使用加湿器或湿墩布拖地,保持室内湿度,减少灰尘飞扬。

⁕清理灰尘:沙尘暴过后,及时清理室内外的灰尘,保持环境清洁。




注意防范柳絮过敏

每年4月至5月上旬是杨柳絮的高发期,虽然杨柳絮本身没有毒,但对于容易过敏的人,这些飘絮更有可能造成过敏反应的发生,如频繁打喷嚏,眼泪横流等等,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,特别是孩子、老人和本身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,往往对杨柳絮的反应特别强烈。

由于杨柳絮本身质地很轻,常随风或起或落或飘,当杨柳絮飘舞时,就会带起地上的尘土等杂质,从而影响空气质量。



预防措施




⁕过敏体质的人群应避免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飞絮高发时段外出,尽量选择杨柳絮出现比较少的早晨、晚上或是雨后外出。外出时,戴好口罩、眼镜和穿好外套;平时习惯戴隐形眼镜的可以换一副有镜片的眼镜,以防杨柳絮飞入眼睛;担心裸露的手臂过敏,可以套一件薄外套或者冰袖保护好自己的手臂。

⁕杨柳飞絮高发期应减少开窗时间,开窗时间尽量避开杨柳絮高发的时间,同时还要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飞入室内的杨柳絮,尤其是附着在电暖器等加热电器表面以及家具和地板表面的杨柳絮。

⁕易过敏人群平时要多注意锻炼,加强自身体质。平时多吃水果,三餐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帮助减轻因过敏导致的身体炎症;过敏人群必要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过敏的药物。

⁕有过敏性鼻炎、对花粉、杨柳絮敏感的人,可以每天清洗鼻腔2-3次。在正规医院或药店都可以买到专门的洗鼻器和洗鼻盐水,来清除鼻腔里的花粉成分,缓解过敏反应。

⁕如果杨柳絮不慎飞进眼,切记不要用手直接搓揉,如果直接用手搓揉很容易划破角膜,增加感染概率。应使用清水冲洗眼部,如果飞絮不慎进入眼睛深层,请及时就医处理。




本月其他健康要点

本月随着清明“小长假”的到来,大家户外活动、外出旅游以及亲友团聚增多,在亲近大自然、交往团聚的同时,我们要做好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准备。



预防措施




⁕户外活动时,一是要避免直接接触动物,与动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,不触摸,不投喂,防止病原体传播以及意外抓咬。如果不慎被抓咬,需立即用肥皂水持续冲洗伤口15分钟,并及时就医,根据情况采取接种狂犬疫苗等必要措施。

⁕做好驱虫和防护“双屏障”,在蚊子、蜱虫等虫媒活跃的区域,可采取物理和化学双重防护。具体措施包括,穿着浅色长袖衣裤;每4小时补涂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;在露营时,可采用蚊帐与驱蚊灯组合进行防护。

⁕带好必备用品。建议随身携带消毒湿巾、创可贴等日常用品;进行徒步、登山等活动时,可增配止血绷带等急救物品;慢性病人群还应携带好日常服用的药物,确保在户外活动期间的健康和安全。

⁕采取必要防护。落实好相关防护措施,比如科学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不生食海鲜、防蚊虫叮咬、不接触疫源动物和产品等,还要注意旅途中和聚餐时的饮食和饮水卫生,不要接触、烹食死禽和动物。

⁕做好健康监测。旅途中、返程后以及聚餐后,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,如果出现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聚餐活动。





本文重点在这里


!
  四月要注意以下疾病的预防 


流行性脑脊髓膜炎

流脑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:发热、头痛、呕吐,和(或)有脑膜刺激征,婴幼儿前囟隆起是脑压增高的典型表现;重症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(或)感染中毒性休克;皮肤、黏膜出现瘀点(斑),瘀斑可迅速扩大融合成片。


预防措施:

1.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方法。

2.日常措施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长时间处于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;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早睡早起,避免长时间熬夜,增强免疫力;流脑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至少10天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药。


其他呼吸道疾病

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、麻疹、手足口病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等。


预防措施:

1.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外出时,需做好个人卫生防护,科学佩戴口罩,注意勤洗手或用消毒纸巾擦手。咳嗽、打喷嚏时遮掩口鼻,不随地吐痰。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。

2.避免接触活禽和病死禽。

3.积极接种疫苗。


沙尘天气做好防护

沙尘天气下,沙尘等污染物可通过眼、鼻、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,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,还会诱发心血管、呼吸系统、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,影响人体健康。


预防措施:

1.关注预警信息,提前做好防护准备。

2.沙尘暴期间尽量避免外出。

3.沙尘天气外出时,应佩戴口罩、纱巾、护目镜或风镜等防尘用品,避免沙尘进入呼吸道和眼睛。

4.注意交通安全。

5.沙尘天气中避免佩戴隐形眼镜,外出后及时清洁面部、鼻腔和眼睛。

6.多喝水,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。

7.回到室内后,及时更换衣物,清洗暴露部位,使用湿抹布清理灰尘。

8.在沙尘暴来临前,及时关闭门窗,防止沙尘进入室内。

9.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,过滤空气中的沙尘颗粒。

10.使用加湿器或湿墩布拖地,保持室内湿度,减少灰尘飞扬。

11.沙尘暴过后,及时清理室内外的灰尘,保持环境清洁。


注意防范柳絮过敏

虽然杨柳絮本身没有毒,但对于容易过敏的人,这些飘絮更有可能造成过敏反应的发生,如频繁打喷嚏,眼泪横流等等,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,特别是孩子、老人和本身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,往往对杨柳絮的反应特别强烈。


预防措施:

1.过敏体质的人群应避免上午10时至午4时这个飞絮高发时段外出。外出时,戴好口罩、眼镜和穿好外套;平时习惯戴隐形眼镜的可以换一副有镜片的眼镜,以防杨柳絮飞入眼睛;担心裸露的手臂过敏,可以套一件薄外套或者冰袖保护好自己的手臂。

2.杨柳飞絮高发期应减少开窗时间,开窗时间尽量避开杨柳絮高发的时间,同时还要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飞入室内的杨柳絮。

3.易过敏人群平时要多注意锻炼,加强自身体质。平时多吃水果,过敏人群必要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过敏的药物。

4.有过敏性鼻炎、对花粉、杨柳絮敏感的人,可以每天清洗鼻腔2—3次。

5.如果杨柳絮不慎飞进眼,切记不要用手直接搓揉,应使用清水冲洗眼部,如果飞絮不慎进入眼睛深层,请及时就医处理。


本月其他健康要点

“清明”小长假即将来临,要做好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准备。


预防措施:

1.户外活动时,要避免直接接触动物,不触摸,不投喂,防止病原体传播以及意外抓咬。如果不慎被抓咬,需立即用肥皂水持续冲洗伤口15分钟,并及时就医,根据情况采取接种狂犬病疫苗等必要措施。

2.在蚊子、蜱虫等虫媒活跃的区域,可采取物理和化学双重防护。具体措施包括,穿着浅色长袖衣裤,每4小时补涂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;在露营时,可采用蚊帐与驱蚊灯组合进行防护。

3.带好必备用品。建议随身携带消毒湿巾、创可贴等日常用品;进行徒步、登山等活动时,可增配止血绷带等急救物品;慢性病人群还应携带好日常服用的药物,确保在户外活动期间的健康和安全。

4.采取必要防护,落实好相关防护措施,比如科学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不生食海鲜、防蚊虫叮咬、不接触疫源动物和产品等,还要注意旅途中和聚餐时的饮食和饮水卫生,不要接触、烹食死禽和动物。

5,做好健康监测。


GSCDC


健康科普


部分文字来源:

国家疾控局

中国疾控中心

校对:

樊琳琳

审核:

王文军